布局新品牌架構
為了改變一汽集團自主品牌車型不夠新銳的短板,最新消息稱,一汽集團籌備多時的全新子品牌終于有了新的進展。在本屆廣州車展期間,一汽集團將公布全新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子品牌,名為“歐朗”的子品牌區別于奔騰、夏利、威志、森雅等乘用車品牌。
據一汽集團內部人士介紹,該品牌定位于年輕時尚消費群,車型也以動感、時尚、具有設計感的產品為主,“該品牌下會有20多款車型,正處于研發過程中。”
去年,一汽集團正式公布了品牌架構,即“中國一汽”統領下設立“中國一汽”和“紅旗”兩個傘品牌。其中,“中國一汽”傘品牌涵蓋“紅旗”品牌之外的一汽自主乘用車和商用車。
自主乘用車產品線品牌包括一汽奔騰、一汽威志、一汽夏利、一汽森雅等;商用車產品線品牌包括一汽解放、一汽佳寶等。“紅旗”傘品牌定位于高端乘用車和多功能車,主要包括基于L豪華車、H高檔車兩大平臺系列產品。
據李駿透露,一汽“十二五”戰略規劃已經完成,內容涉及產品規劃、技術規劃以及投資規劃多項內容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一汽旗下的商用車、輕型車、微型車、轎車、客車五大車型產品將全面啟動,每款車型都將有明確的產品系列和年產銷目標。
“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,保證每年推出不同新車,提升一汽整車產品的市場占有率。”李駿說。
根據之前媒體公布的數據,一汽2015年規劃的產能目標為400萬輛,與東風汽車相同,低于上汽集團500萬輛的產能規劃。而這一次,一汽在原來400萬輛產能規劃的基礎上再加100萬輛。表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壓力下,沉默許久的一汽集團準備蓄勢待發。
做大自主品牌
事實上,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后勁不足的一汽集團一度位于“四大”之末,在業內人士看來,目前在合資領域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一汽集團,唯有依托做強做大自主品牌產品,才有重新回歸“引領”位置的可能。而這一次,一汽集團的確將做大自主品牌確定為一汽集團“十二五”戰略規劃的核心思想。
按照一汽集團的規劃,“十二五”期間,加速自主品牌乘用車研發體系建設是集團做實自主事業的戰略重點,通過投巨資在長春建立系統、完整、高效的國內一流乘用車研發基地,來統一自主品牌乘用車研發資源,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、品牌影響力和盈利能力。
“對重要的市場就要出重兵,花大力氣。”一汽集團公司董事長徐建一認為,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,提升一汽自主乘用車的核心競爭力已經迫在眉睫。
據一汽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助理兼車身部部長郭茂林透露,除了研發基地建設和發動機擴建項目之外,為了全方位推動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,一汽還決定成立造型中心,通過該中心,將一汽品牌旗下的各自主系列產品基因進行梳理,結合中國市場特點進行產品造型工作。
除了在產品層面加大投入,作為一汽集團的“掌舵人”,徐建一一直在為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而進行調整。
一汽集團是目前國內“四大”汽車集團中唯一尚未整體上市的企業。今年以來,隨著上汽集團整體上市方案的敲定,一汽集團整體上市步伐進一步加快。